帕乔立认为青年是人类的未来,科学事实已经非常清晰地表明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如果人们不改变生活方式会对生存环境产生更多的危害。
难以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不意味着无动于衷。荷兰在预防洪水灾害上有几百年的经验,已经计划进行基础设施以减少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洪水灾害。
气候的变化无疑将给大部分地区带来灾难,干旱和洪水涂炭生灵无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虽然经济发展能够保护贫穷国家免受气候灾难,但是也许会加速气候问题的恶化。这将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需求从风能、水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中得到满足。然而,这一切都不能确保人们成功控制气候的变化,这仍然是人类史上最疯狂的一次实验。热浪袭击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发达的经济体对于农业的依赖更少,从而不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食物供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仍旧认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想要继续。
其中,马尔代夫的美景全部位于低海拔,全国平均高度仅高出海面1.5米,八成的国土不高于1米例如,海平面每上升1米,就会给海岸带来50至100米的侵蚀,所以上述估计已算保守。塞拉对本次大会的结果持乐观态度。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黄惠康1日表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长期国际气候谈判凝聚的共识。
佛得角群岛驻联合国大使安东尼奥·利马如是说。1日,日本环境部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副部长Hideki Minamikawa在坎昆出席新闻发布会,重申延续《京都议定书》毫无意义。
连日本环保组织地球的朋友成员小野寺佑里亦批评:日本这样的立场无疑是将自身孤立于其他国家之外,更糟糕的是,这一表态将对坎昆接下来的谈判造成破坏,是坎昆最迫切需要的‘进展的一大威胁。他特别提到中国在淘汰小火电、加大森林保护、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外交部长来不来。坎昆气候会议史上最详尽联合国气候灾害损失预测报告恐吓:再不行动——世纪末,无处相会加勒比海据英国《独立报》1日报道,当地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了一份史上最详尽的气候灾害损失预测报告,指出如果海平面进一步上升,至2080年,光是加勒比海地区15个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以及必需的重建成本将达到1870亿美元(约合12458亿元人民币)。
目前,某些发达国家企图抛弃《京都议定书》。一些环保组织的代表表示,日方破坏性的谈判立场,为坎昆会议蒙上了阴影。我们是全世界受害最严重的国家,即便我们产生的污染是最少的。对于卢拉的悲观,联合国气候框架会议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回应,我个人还是认为会议会有进展。
背景去年的美景消失报告也没逼出个会议成果早在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举行之际,就有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有12处美景即将因海平面上升消逝,它们包括水城威尼斯、马尔代夫群岛、美国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大堡礁等。如果海平面再上升2米——科学家表示这不是不可能的——遭受灭顶之灾的旅游场所数量将上升至233个,31个机场和710公里的道路将会毁。
1日,一名男子在坎昆气候大会会议中心观看谷歌地球展示的海岸画面。曾参加过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塞拉很了解各国对于气候问题的立场和应对举措。
但他也指出,在各方谈判代表才开始对话时预测会议结果为时尚早,坎昆大会达成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的可能性很小,但与会代表不能停止向这个目标迈进,希望各方在资金援助、减排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问题上的谈判能有所突破。塞拉对此强调说,尽管《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到期,但该《京都议定书》本身并没有截止日期。小岛国促发达国出钱协助应对危机两个星期前就已收到这份报告的小岛国联盟(Aosis)恳请大会,就小岛国面临的危机尽快建立起一个有效且巨型的保险体系,但这一系统需要发达国家埋单,而金钱、利益一直是历届气候大会僵持不下的根源。绿色和平组织的温德尔·区奥表示:我们确实看到欧盟是真心诚意想要做出成绩,这一立场不因日本怎样而改变。观点巴西气候变化特使塞尔吉奥·塞拉:中国角色非常具有建设性据新华社电正在墨西哥坎昆参加气候大会的巴西气候变化特使塞尔吉奥·塞拉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具有建设性,中国在减排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有的国家要推倒重来,那是倒行逆施。
他说,巴西一直在努力促使坎昆大会取得令人接受的成果,使气候变化谈判能在哥本哈根会议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可是,这份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英国国际开发部以及东加勒比海国家组织委托调查、由加勒比共同体气候变化中心和牛津大学合作组建的环保组织拯救加勒比(Caribsave)制作的报告,却以冷冰冰的数字告知世人,按照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到本世纪中期,加勒比海地区将有超过300个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要被从旅游手册上抹除,因为届时它们已不再存在。
这份报告之所以不同寻常,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份出自科学家之手的纯科学报告,还结合了保险业界权威专家的评估意见,得以科学计算出这些令人心惊的损失数值。而且《京都议定书》是在日本签订的,日本更应严格遵守。
报告说,海平面只要再上升1米——已被广泛认同于极可能出现在本世纪末——加勒比共同体15个成员国中,将至少有149个耗费数百万美元打造的旅游胜地和21个机场被毁灭或消失,总共44个港口中将有35个被海水淹没。作为唯一公开反对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国家,日本在坎昆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方批评。
其中,马尔代夫的美景全部位于低海拔,全国平均高度仅高出海面1.5米,八成的国土不高于1米。而且,鉴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恶果不仅仅是淹没这么简单,毁灭的步伐将不会放缓,而会一直加速。他说,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值得称赞。惊悚神秘岛国将遭遇灭顶报告说,从百慕大群岛到巴巴多斯(位于西印度群岛最东端的岛国),从圣基茨和尼维斯(位于东加勒比海背风群岛北部的岛国)到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南部的岛国),这些一直以加勒比海神秘岛国名号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美丽小岛国无一将幸免,它们的植被、机场、道路以及农田会被海水侵蚀、淹没,成千上万,甚至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生活将受到影响。
大人物都不来,最多就是环境部长来了一下。如果联合国对全球暖化下海面上升速度计算准确的话,最快一个世纪这些岛屿将被海水逐一吞噬。
但悲观情绪已开始在坎昆会场内蔓延,远在巴西利亚的巴西总统卢拉公开表示失望,对媒体表示持续12天的会议不会有任何结果。坎昆十日谈第三日出师未捷声先死巴西总统也唱衰坎昆国际气候大会进入第三天,日本取代美、中两国成为舆论焦点。
权威科学家保险业联手调查一部《加勒比海盗》向世人普及了加勒比海域的曼妙风情,在旅游业界,加勒比海一直是游客青睐的热门旅游线路。我仍旧认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想要继续。
但还有一些人亦表达了自己的乐观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这个机构全面负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中国在发展再生能源方面投入巨大。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几十年来,在所有这些方面都与中国进行了密切合作。主要负责发展的机构来负责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它就完全有能力来整合各部委与各行业与气候有关的行动。
到今年年底为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5年来累计有望下降20%左右。罗黛琳表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会继续支持中国向低碳的、环境可持续的、社会公平的发展模式转变。
我认为,(设立一个类似的机构)这是很多国家需要采取的行动。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着发展的任务,包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面临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艰巨任务,但中国政府会尽全力保证实现我们制定和宣布的目标。